领花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领花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【新闻】出路还是搞产业香港樫木

发布时间:2020-10-19 03:37:28 阅读: 来源:领花厂家

9月24日,凤凰县腊尔山镇追高鲁村,村民在采摘辣椒。2013年被确定为全省高寒山区脱贫解困示范村后,村民通过种植辣椒、秋葵等精细蔬菜增收,涌现了100余户种植大户。

湖南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,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。全省24个少数民族县(含7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),有100多万农民生活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。长期以来,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由于地处偏僻,自然条件差,发展基础薄弱,已成为全省相对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。为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,2011年8月,省委、省政府以“两办”的名义出台文件,对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。

当前,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的进展怎么样?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?还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?本报特派记者蹲点高寒山区采访,值此我国首个“扶贫日”之际,与省人大民侨外委联合推出系列报道《高寒山区蹲点日记》,展示高寒山区群众最真实的生产生活现状,以及他们的所思所盼。敬请关注。

“篱笆房,泥巴水,出门全靠两条腿”,这是记者记忆中3年前的腊尔山。

3年后的2014年9月,记者再访腊尔山高原台地,见到的是另一番景象:平整的水泥路,清澈的自来水,簇新的水泥砖房,还有一垄垄新鲜翠绿的有机蔬菜。记者走进一户户农户家,实地感受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程给他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。

【蹲点日记】

9月23日 晴 腊尔山镇追高鲁村,海拔800米

“路好走了,脱贫致富的希望就有了”

再访腊尔山,最直观的感受是——路好走了。

今天一早,我们从凤凰县城出发,前往腊尔山镇追高鲁村,一路都是平整的水泥路,驱车而上,仅用了一个小时便抵达追高鲁村。

沿村道而行,遇到村民唐名智。说起以前出门的不便,老唐感叹:“全是泥巴路,不管夏天冬天,都离不了一双高筒靴,去镇上赶集,哪个是追高鲁村来的,一眼就能看出。”

村支书吴春生证实了这一说法:以前去镇上喊一部面的,3公里要价80元,人家还不愿意来。为什么?路太难走了。现在好了,路修通了,15元一趟。

幸福的改变始于2013年。追高鲁村是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,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900元。 2013年,追高鲁村被确定为全省高寒山区脱贫解困示范村,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亲自挂点联系。当年元月,扶贫工作队就住到了村里。

脱贫解困,第一步就是修路。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召集全体村民开动员大会:这可是几千年一遇的机会。修路资金由财政拨款,村里出地,村民出力。

“我家3亩零8分地,修路占了1亩多田,我没有一点意见。”老唐觉悟挺高: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!

吴春生告诉我们,一年多来,追高鲁村共整修4米宽的村道、机耕道28.3公里,所有占用的田地,老百姓一句怨言也没有。

“不仅是在追高鲁村,现在整个腊尔山片区已基本实现组组寨寨通公路。”同行的县人大工作人员告诉我们:截至2013年底,腊尔山片区拉通村组公路79条237.42公里,完成路基整理31条107.4公里,完成道路硬化77条213.23公里,完成了60个村91条294公里的机耕道建设任务,交通状况明显改善。

我们在采访的时候,有好几辆收购蔬菜的汽车驶入村里。“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。”吴春生告诉我们,“路好走了,老百姓出去方便了,外面收购货物的客商也排着队进山来了,脱贫致富的希望就有了。”

9月24日 晴 腊尔山镇追高鲁村,海拔800米

“去年村里人均收入增长了40%”

瓦蓝瓦蓝的天空下,稻谷熟了,田里一片金黄灿烂,红彤彤的辣椒、西红柿挂满枝头,翠绿的小白菜、长豆角长得正茂盛。

我们走进一户院落,看到采摘下来的红辣椒,摊了半个地坪。

户主龙六求,今年50岁,是村里的种植大户。搬一把椅子坐下,我们听龙六求聊起了今年的收成。

“今年种了50亩烟叶、50亩辣椒,刨去种子、农药、肥料、请工等成本,预计收入15万元左右。”龙六求说,今年受了水灾,收成还不是最好的。

龙六求原来和儿子都在外面打工,去年初,村里动员村民搞产业,他留下来了。去年在村里的蔬菜合作社打了一年工,把种辣椒的技术学到手,今年就自己搞起了种植。

今年农历五月,龙六求发现自家的辣椒叶子黄了,不开花,已经结果的辣椒也慢慢缩小。这个病他以前没见过,连忙打电话给工作队里的技术员。

“技术员赶到地里一看,说是叶花病,按他教的喷了两三天药,叶子看着就变绿了。”龙六求告诉我们,辣椒的采摘期长,从农历五月一直到九月,如果管理得当,不受灾害,平均亩产可以达到2500公斤。眼下正是采摘期,前两天一家张家界的公司来了,以2.8元一公斤的价格收购了他的400公斤辣椒。

“山上的老百姓,以前只会种水稻,越种越穷,出路还是搞产业!” 吴春生说,2013年以来,村里引进一家农业公司领办专业合作社,建立1300亩高山富硒蔬菜基地。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除了获得每亩600元的流转金外,还可获得在基地打工的劳务收入,每亩平均纯收入可达2000元。高山有机蔬菜品质高,吉首、张家界,甚至周边省份的客商纷纷上门收购。“有政府扶持,有技术指导,不愁销路,现在,全村搞产业的农户占了一半,达一百多户,种植蔬菜1500亩。”

“去年村里人均收入增长了40%。”吴春生喜滋滋地说。

9月25日 晴 米良乡吉乐村,海拔900多米

“没有新房,娶不上媳妇”

米良乡是腊尔山高原台地的一个偏远乡镇,被称为凤凰的“西伯利亚”。“地无三尺平,半年无天晴,常年雾中过,冬春冰上行,竹编牛屎墙,有女不嫁吉乐人。”这首民谣是昔日米良乡吉乐村的写照。

在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程中,吉乐村3组39户人家被纳入“集中建房、整体搬迁”的扶贫范围,住进了政府为他们修建的新房。

上午,我们从凤凰县城驱车两个多小时,来到了吉乐村3组。

白墙、灰瓦,朱门、飞檐,两排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依山而建。广场上,一位师傅正在为新刻的“乔迁新居碑志”描红。“壬辰冬月,工程启动,吉乐民众,情绪高昂,筹资投劳,喜建家园……”300余字的碑志,将吉乐村3组整体搬迁这一历史事件永远地镌刻了下来。

村民龙少生家新居前,贴着一副对联:瑞彩盈庭山聚秀,祥光当户斗联辉,横批是“福满人间”。

龙少生领着我们参观他的新居。正中是客厅,右边一间主卧室,左边两间客卧。穿过客厅,有一个小小的院落,厨房、厕所、杂屋都安置在这里。房屋紧凑,布局合理,精致实用。

住了大半辈子茅草房,50岁的龙少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,而且不用自己花一分钱。

龙少生一家去年底搬进新居。他对新家十分满意。更令他笑得合不拢嘴的是,今年两个在外打工的儿子都领回了媳妇,喜上加喜。

“没有这个新房,娶不上媳妇。”龙少生的旧房子就在新居下面。和3组其他人家一样,过去龙少生住的是茅草、竹篱笆、玉米秆和牛粪等糊成的房子,四面透风。正如碑志上所描述的,“新旧对比,天地两重”。

“吉乐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‘光棍村’ ,光是3组120多个村民中,就有20多名光棍。”吉乐村村支书隆作仕告诉我们,过去,村里小伙带回女朋友,住一个晚上就跑了。“今年,这个组就办了好几起喜事了。”

【背景链接】

白布汗衫,蓝布裤子,一双圆口布鞋沾满了泥巴。

9月23日下午,记者在凤凰县腊尔山见到陈久经时,他刚刚从村里的蔬菜基地回来,这位正厅级干部看上去更像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。

2012年,陈久经卸任省人大民侨外委副主任委员职务,一头扎进了腊尔山,发动老百姓种蔬菜、养黑猪,干得热火朝天。

陈久经是土生土长的腊尔山人,正是对这片土地的挚爱和了解,他提出了“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扶贫”这一概念,并成为这项工作的推动者和见证者。

早在2009年,陈久经担任省人大民侨外委副主任委员时,就提出了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的脱贫解困工作,建议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重视。

2010年至2011年,省人大民侨外委、省财政厅、省扶贫办等部门先后赴民族地区高寒山区开展扶贫开发专题调研。“民族地区高寒山区扶贫”首次进入省级决策视野。

2011年8月,省委、省政府下发《关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》,确定首先在凤凰县腊尔山开展试点,并于2015年以前完成全省770个高寒山区贫困村脱贫解困工作任务。

至此,一场扶贫攻坚战役在高寒山区打响。截至2013年底,全省有251个高寒山区贫困村实施了脱贫解困工作。更多最新三农资讯,请关注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--中国农药第一网。

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

郑州治疗皮肤病的中医院

太原白癜风医院哪家好

陕西西安治疗阳痿早泄的专科医院排名